常见七大虐车手法

时间:2025-01-07 09:43:06
常见七大虐车手法

常见七大虐车手法

常见七大“虐车”手法,现在很多人的经济条件比较好,都会购买一部汽车用作家庭代步,但是很多人买了车之后却不懂得要如何保养,常常做出一些“虐车”行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常见七大“虐车”手法。

  常见七大“虐车”手法1

1、给车冲凉

手法回放: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到了夏季,部分车主把喜欢冲凉的习惯也强加到车身上。开了一天的车,也给它冲个冷水澡降降温。大部分车主会发现,冲凉之后,爱车会立马歇菜。

专家说法:热胀冷缩是最简单的物理原理了,经过暴晒和行驶后,车漆表面和发动机的温度都很高。这时要来个里外冲洗,漆面也就凑合着受折磨了,顶多是日后掉块漆什么的,可发动机会立马罢工,不破费千八百的决不复工。

2、加装冬菇头

手法回放:车开久了觉得没“劲” ,如果发动机内能进入更多的空气,让汽油更充分地燃烧,这样动力不就可以得到提升了吗?于是有车主对进气系统进行了想当然的改装:直接在进风口加装“冬菇头”好了,听说这样可以增加车的进气量,发动机“吃”得多了,动力自然也就增强了。而且价格还便宜,只要300元-500元,何乐而不为?

专家说法:人吃太多了容易胃胀,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冬菇头”学名叫高流量风格,是一种高性能空气滤清器,从理论上来说确实能增加发动机内的空气流量,让发动机舱内的燃烧更充分,动力性能有所提升。但对北方含有大量细小沙尘的空气来说,加大进气量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细小沙尘带入汽缸,造成发动机的早期磨损,反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表现。

3、车内乱放散香剂

手法回放:车里的味道总是有些冷冰冰的,没有人气,于是司机们喜欢在车内放上一些汽车香水、空气清新剂之类的东西。车里香喷喷,难闻的味道也没有啦。

专家说法:空气清新剂是由乙醚、香精等各种化学成分合成的,它并没有分解有害气体,只是通过散发香气来掩盖异味,靠混淆人的嗅觉来“淡化”异味。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化学分解之后产生的气体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反而加剧了车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4、机油加得越多越好

手法回放:该换机油了,一些车主想更好地“体谅”爱车,于是把机油加得满满的。他们认为机油加得越多对发动机的润滑作用就越好,而且还可以减少补机油的频率,省事省钱。

专家说法:如果机油太多,会增加发动机内部的工作负担,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和连杆会产生剧烈搅动,不仅增加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会增加燃油消耗。因此增加的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容易产生烧机油,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良。机油量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在机油标尺的上、下刻线之间。

5、座椅上加凉席

手法回放:夏天快来了,坐久了可真不舒服。不管真皮座椅还是针织内饰,都容易出汗,影响形象不说,开车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如加个竹凉席,坐着凉快,价格也不贵。

专家说法:生怕刹车时自己甩不出去吗?这类凉席的摩擦力小,不管是加速还是刹车,在制动的时候容易让身体滑动,也让安全带的保护能力降到最低。

6、随意改宽胎

手法回放:看着那些运动款的车,一些车主心里那个痒啊,不行,咱们的“老车”也得运动起来,先改个运动型的'大宽胎吧。加大的轮毂、更宽的胎面,看上去多帅气,还能加大爱车的制动力,哪天也能来个“漂移”甩尾……可是怎么回事?油耗也上去了,还容易起包、爆胎。

专家说法:改宽胎实际上是降低轮胎的扁平比,这样在外径相同的情况下,轮胎的胎壁将相对变薄,加大胎宽也就增加了汽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对车的操控更有利。但是,相应的变薄的胎壁也会更容易在通过坑洼路面时内部帘布层断裂,导致无支撑的橡胶层部分起包,爆胎的几率也提高了不少;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也意味着汽车的油耗增加。

7、高挡低速行车

手法回放:油价一天天上涨,为了省油,广大车主们可算是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挂上5挡40公里时速溜达着,这样肯定省油吧?

专家说法:“高挡低速行车省油” ,这样的想法肯定是错误的。低速时用高挡很容易让发动机产生较杆,不光不省油还费车。反之,一些车主为了增加超车时的快感,享受引擎高转速时带来的声浪,故意将转速拉得很高后才换挡,这样也会造成爱车的损伤。

  常见七大“虐车”手法2

错误的用车观念有哪些

1、保养凭时间周期表=迷信

每个车主买车时都会得到一分保养周期表,被告知在什么时候该去做怎样的维护保养,但大部分车主开着开着,只要感觉良好,没出啥问题,也就渐渐搁在脑后了;另一部分车主则是出于以往的驾驶经验,自行缩短保养里程(参数图片),比如规定是8000公里保养,自己却6000公里时就把车开到4S店;或没到保养时间就到4S店保养,结果是多花钱。实际上,车辆保养不是越勤越好,厂家规定的里程数是基于对车身性能的充分了解,进而才设置最佳时间的。

2、保修期长=使用成本降低

很多车主认为,汽车厂家延长保修期,自己用车的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但事实上,保修就像保险,只有当车出现问题时,自己才能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其实,延长保修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车主养成良好的定期、定程养护习惯,通过引导车主在4S店进行专业养护,将车况保持得更好,等到车主换车时,会发现其残车价值的提高,远胜过养护时的花费,其实这才是真正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3、发动机轻微异响=出问题

动力总成系统有问题的初期表现为噪音大、油耗增加、车身震动,而且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每个车都是不同的个体,而不同的个体之间,声音的细微差异是很正常的;尤其和其他厂家车型相比声音的差异可能比较明显,如果只是此类声音的细微差异,但这个问题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加剧的话,并不意味着一定有问题。

4、路边小店保养=方便又实惠

以一个机滤为例,在4S店买可能要贵几块钱,但它能保证正常使用8000甚至10000公里以上,而在路边小店买的机滤寿命很可能跑不到3000-4000公里,而厂家原装机油对于车身整体的协调性而言的好处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省几元钱小钱、图一时的方便,很可能是牺牲日后的使用性能为代价。

5、消耗品=后妈的孩子没人管

通常来说,目前大部分厂家对消耗品都不保修。其实这类配件如果真有质量问题,一般在2000-3000公里时肯定暴露,如果用到5000公里还没出问题,理论上就不会出问题了,除非使用方法不当。因此,厂家给予3个月或5000公里的保修实际上是为消费者买了一份保险,免除了车主的后顾之忧。

6、过了保修期=不用再去4S店

行驶两年左右的车辆,是车况最好的时候,如何使这个状态延续下去?靠的是4S店的专业养护:长时间定程定时保养,使用原厂机油和配件,自然会延长爱车的使用年限。同样是两辆开了5年的车,一辆一直在4S店做保养,另一辆在第2年保修期结束后就不再去4S店做保养,车况截然不同,开起来也觉得是两代车。

《常见七大虐车手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